目前在网上或微信中很流行的一个词就是“干货”,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水分,比较实在的东西。在管理领域,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我们一般理解的干货是指可操作行很强的一些管理资料,如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管理流程、管理方法等,也就是说可以拿来马上就用的一些管理经验和方法。然而在笔者看来,所谓的管理“干货”对管理者来讲,如果消化不当,不仅不能给管理者带来所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对管理者是一副毒药。 我们常说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管理作为连接事与人的一门学科,管理既有其科学的一面,也有其艺术的一面。一方面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理论和方法是管理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反映了管理科学的一面。另一方面,这些基本原则、理论和方法在应用时,受到具体管理情景的制约性,需要根据不同的管理情景进行灵活的处理,不能生搬硬套,这反映了管理艺术的一面。一个真正合格的管理者,不仅要熟悉管理科学的一面,熟练掌握各种管理理论、原则、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能根据不同的管理情景,艺术地使用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从而真正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然而现实中我们所看见的是很多企业管理者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一是不去认真地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只是浮光掠影地掌握了一些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的皮毛;二是遇到实际的管理问题,不愿沉下心来认真分析问题发生背后的情景因素,而是求助于所谓的“干货”,拿来照搬照套,也不管找来的“干货”是否真正适用于企业所面临的管理问题。 任何一个所谓“干货”,其实都像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是对特定情景下的管理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每一个“干货”的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情景因素。而在管理实践中很少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管理情景,同样的管理问题,其背后所发生的情景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我们得感冒一样,症状或许相同或相似,但病因可能完全不同,如果用同样的药去治疗,不仅不能药到病除,可能还会带来其他的副作用,无异于服用了一剂毒药。同样用某个特定管理情景下产生的“干货”去处理不同管理情景下的问题,与用一种药去包治百病一样,也可能是服了一剂毒药。 “干货”既可以是毒药,也可以是良药,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对待“干货”。“干货”是对特定管理实践的总结,如果我们在参考“干货”时能认真了解“干货”背后的特定管理情景,并与我们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的情景进行对比,区分出适用和不适用的部分,那么“干货”对解决我们自身的管理问题就会有一定的帮助或参考,这时“干货”就会变成良药或者至少是补药。反之如果我们在参考“干货”时,不去了解“干货”背后的特定管理情景,直接照搬照套,“干货”就是一剂毒药,不仅不能解除病痛,反而可能要了你的命。 基于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容的特性,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需要做的是去真正掌握各类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弄清其背后隐藏的各类假设和情景约束条件,在面对实际的管理问题时,通过对其所处的管理情景进行分析和识别,根据不同的管理情景去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或参考合适的“干货”,从而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