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统计局公布今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增加103亿斤,实现“十一连增”。前期遭遇旱灾,粮食如何实现连增?未来的增产潜力还有多大?持续丰收为何进口增加?这些热点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12月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就有关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局部旱灾不改大局
今年夏秋季,黄淮和东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伏秋旱。为何遇到旱灾也会丰收?毕美家说,辽宁、河南夏季干旱比较严重,但主要是在河南西部和辽宁西部。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差一些,灌溉条件一般,基本靠天吃饭。据统计,今年辽宁秋粮减产88亿斤,河南减产8亿斤。
我国地域辽阔,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每年都有自然灾害发生。今年的气象条件总体不错,是正常年景,没有发生大范围的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显示,今年夏秋季节农作物受旱面积只有7000多万亩,比近5年同期平均水平少了2000多万亩。
毕美家认为,今年秋粮能够再获丰收,主要得益于“一扩两增”。“一扩”,就是种植面积扩大了,比去年增加了1165万亩,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了1137万亩,因面积增加和结构调整增产近100亿斤,弥补了一部分因灾损失。“两增”,一是没有受灾的地区明显增产,多数省份气象条件好于去年,未受旱和有灌溉条件地区的单产普遍提高,有效弥补了受旱区域的产量损失,粮食大省黑龙江今年增产47.6亿斤;二是去年受灾的省份今年条件较好,没有减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持续挖掘增产潜力
粮食连年增产,今后如何进一步挖潜?毕美家说,今后要在“两藏、两机、一聚焦”上下功夫。
“两藏”中的一个,就是“藏粮于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的农田,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一方面,守住耕地数量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基本农田划定。另一方面,守住耕地质量红线,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为抓手,以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养分平衡、耕地为重点,着力提升耕地质量。
另外,还要“藏粮于技”。积极推进种业科技体制改革,搭建种业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快选育一批高产多抗新品种。同时,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大规模组织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集中力量攻克一些技术瓶颈,组装一批区域化、标准化高产技术模式。
所谓“两机”,一是推进农业机械化,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二是推进机制创新,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据统计,今年农机化水平超过6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三大粮食作物农机化水平超过75%,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面,农业部积极扶持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一聚焦”,则是聚焦产粮大县。产粮大省、大市、大县,是保障粮食的中坚力量。13个粮食主产省的产量占的75%,超10亿斤的产粮大县有400多个、产量占的54%,超100亿斤的产粮大市有33个、产量占43%。抓住了产粮大省、大市、大县,粮食就有了重要保障。
进口比例依然较低
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量有所增加,但总量并不大。目前,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进口量仅占国内产量的2.4%。毕美家说,这主要是因为国外粮价比国内低,同时为了满足国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需要适当进口一些优良品种进行调剂。今后可能还要适当进口一些国内短缺品种,但谷物进口不会大幅增加,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中国粮食威胁论”是不存在的。
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农业环境污染突出,耕地质量在下降,生产成本在上升,新形势下的粮食防护战略势在必行。毕美家说,目前农业部正在制定保障可持续国粮食战略综合性实施方案。“所谓可持续国粮食防护战略,核心是高产、稳产增产,关键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重点是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毕美家说,在这个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物理技术优先、投入品优先、良种良法配套优先、农机农艺融合优先、信息技术优先。
此外,毕美家表示,中国目前没有批准任何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生产。我国的态度是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将按照“先是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后才是主粮”的步骤稳步推进。(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