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今年7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51.7%,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这是PMI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且升幅扩大,创下今年以来较多的升幅。
有关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经济增长由落转稳的态势日趋形成。下半年,如果PMI指数能够稳定在51%左右,全年可望实现经济增长7.5%左右的目标。
制造业稳中向好趋势更明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从7月份PMI指数走势看,今年大的升幅和持续5个月的回升,表明我国制造业稳中向好的趋势更加明显。
从构成PMI的12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除从业人员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回落外,其他各项指数均呈现回升。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经济师陈中涛认为,分项指数保持同步回升,表明当前经济活动进一步活跃,内外需求持续改善,企业经营形势向好发展,经济增速回升态势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随着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政策措施效应的逐步显现,内需逐渐回暖,加之外部经济持续复苏,外需有所改善,积极因素增加,使我国经济增长基础的进一步巩固。
在PMI指数的分项指标中,新订单指数自今年3月份以来持续回升,达到53.6%,自2012年5月份以来回升到53%以上,高于去年同期3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达到50.8%,高于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0%以上。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统计师赵庆河表示,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双双加速增长,是推动PMI明显回升的主要动力。
企业经济活动更活跃
随着市场需求逐渐回暖,企业的经济活动也进一步活跃。7月份,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达到54.2%,高于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采购量指数较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达到53%,高于去年同期3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活动较为积极,补库意愿增强。
此外,随着政策累积效应的逐渐显现,企业的经营形势也在转好。其中,大、中、小型企业PMI指数均在50%以上。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生产、新订单、采购等指数均见明显回升,达到50%以上,同比升幅超过1个百分点。
陈中涛分析说,小企业PMI指数较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说明一系列积极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已产生累积效应,也说明企业经营的宏观经济环境有所改善。
赵庆河也表示,从不同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PMI连续3个月回升,对稳定和提升经济增长的作用突出;小型企业PMI自2012年4月以来回升至临界点以上,表明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初显成效,制造业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好转。
全年增长目标有望实现
在陈中涛看来,在当前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的形势下,下半年PMI指数如果能够稳定在51%左右,全年可望实现经济增长7.5%左右的目标。
张立群也认为,从订单指数、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购进价格指数等指标看,我国宏观经济由落转稳的走势未来还会继续保持一段时间。
不过,陈中涛指出,尽管当前生产指数明显加快,但要防止在需求回升、市场预期转好形势下,一些行业强化产能释放冲动,打破市场供需平衡,增加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性因素。例如,煤炭、钢铁等行业由于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产成品库存有所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仅为48.3%,低于去年同期0.8个百分点。陈中涛认为,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一直保持在48%左右,回升乏力。对此,应重视化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过剩中可能形成的就业压力,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处理好稳增长与稳就业的关系。
赵庆河表示,当前我国大、中、小型企业PMI回升格局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小型企业PMI回升基础不牢固,应继续加大落实已出台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措施,逐步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夯实实体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经济日报记者 林火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