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截至今年9月30日,中国高铁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突破70亿人次。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呼建昌认为,中国高铁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中国高铁要以“70亿人次”为新的起点,秉承“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以满足旅客日益提升的出行需求为使命,从而实现更加长远的发展。
截至今年9月30日,中国高铁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突破70亿人次,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35%以上,高铁成为群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10月24日《经济日报》)
从1978年邓小平同志乘坐日本新干线列车发出“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适合坐这样的车”的感慨,到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到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出台,再到2008年被称为第一条高速铁路的京津高铁正式通车,中国铁路经过三十年的努力,让小平同志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十余年的奋斗,中国高铁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直至目前完全掌握核心技术,领跑世界高铁行业的快速发展之路。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从1.0版本到3.0版本的实施,中国高铁也完成了从线到网的纺织,“四纵四横” 正在向“八纵八横”发展。而在旅客运输上,从发展初期的整个列车上几乎没有旅客的“运椅子专列”,到如今平均客座率95%,最高客座率达到99.4%的“复兴号”,高铁列车这只昔日的“堂前燕”,如今真正飞入了“百姓家”。
“天时、地利、人和”,中国高铁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也正是得益于这三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是砥砺奋进的五年。五年来,中国高铁快速成网,营业里程也从2012年的9356公里,增加到2016年的超过2.2万公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讲的那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始终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大背景。而国家对高铁发展的高度重视,对高铁等基础建设的持续投入,特别是国家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的积极推销,都为中国高铁的发展创造了“天时”上的有利条件。
中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这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作为支撑。而在全国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互联互通过程中,也呼唤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些正是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地利”之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到中国铁路而言,可以说,以前是解决“有没有”,现在要解决“好不好”。
而对于广大旅客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出行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走得了”,而是越来越希望能“走得好”、“走得舒适温馨”,对旅行时间、服务质量、站车环境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广大旅客的需求和希望,正是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人和”动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展日趋成熟的中国高铁,也一定要以“70亿人次”为新的起点,秉承“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以满足旅客日益提升的出行需求为使命,从而实现更加长远的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呼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