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网络媒体、手机短信、即时聊天工具、博客、BBS论坛等新型传播形式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产生了巨大冲击,对任何企业或组织来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因此管理稍有不慎,极有可能把企业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期的重庆万州事件、支付宝艳照门事件等等,尽管有些事件涉嫌炒作,但从管理的角度,我认为还是需要把它归结为管理不当造成,因引需要社会各届的反醒与深思。而现实中,更深层的原因,很多都是因为各种意义的禁止、限制、打压被广泛地应用,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讲,真的是这样预防及解决问题吗?无独有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企业稍有不慎,关键技术信息的泄漏、被抄袭似乎也是一种常态。如何加强控制,防止商业信息的外泄呢?很多企业采取的措施禁止带手机进公司,有的公司则采取的是更加精细的管理,辟如对于员工用什么牌子的手机、在微信微博上发什么内容都会严格限制,针对此些现象,我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自然界的事物都是相互的,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所以,从企业角度来讲,可能会降低自主知识产权的风险,但常言说得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现实管理中,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认为过度的管理或压制,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出现物极必返的境地。创意的东西是源于人的头脑中的,可以管得了人的行为,思想是封锁不死的。所以企业所能做的,就是将企业的创新的东西,以快的速度形成产品,占得市场先机才是正道。否则,用“夜长梦多”四个字来说其它可能性可能再合适不过了。
其次从从业者角度来看,随着90后逐渐成为职场的生力军,自我、张扬、不受拘束的特点也说明了,严密的监管和限制,只能是限制及磨灭他们的天性,抑杀他们的创造力。试想想,在信息如此透明的现在,监管管得了一时,可以管得住他们每时吗?所以监管只能是让其张扬的行为和性格变得更加隐蔽,这种对企业的杀伤力和破坏性其实是很大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我更倡导给新生代提供一个自由和张扬个性的空间,不能让员工的能动性。限制住了。
再次,从心里学的角度来分析,自主性是人基本的心理要素。自主性被剥夺越多,人的心理愉悦度和健康度都会直线下降。人的生产力与创造力,对组织者和对管理者的态度,都会被影响。如果以牺牲这些方面来换来管控上的便利和收益的得失问题,我认为是得不偿失的。
那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我们该如何建议及做好这方面的管理呢。
一、文化建设趋动是关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员工成长的环境很重要。任何人在一个相对正向的文化氛围内成长,他的进取心及行为也会受文化熏陶而改变。这种文化对职场人尤其是对于职场新人,改变所产生的效力会更明显。前段时间与一同行交流,在谈到他们公司的涉密风险管理时,了解到他们公司是一家二级涉密管理单位,公司有严格的涉密等级管控制度,企业内部所有的技术、产品都有严格的等级涉密规定,对不同的涉密岗位,办公及要求也有着严格的限制,他们的员工也是工作时间只能用公司配发的未带摄相功能的手机,所有人员的证件上都印有涉密级别,同时公司区域有涉密标识,非权限等级许可,该区域等级低的人员根本是无法进入,同时员工自入职之日起,会有严格的培训引导环节,明确在相应的涉密岗位哪些是可以做,哪些是不可以做的,这样员工一开始就受到正向的观念的引导和建立自律意识。从企业管理上,我认为这种以工作及岗位权责需求为前提的管理设计,没有夹杂过多的对人性限制的管控就显示了管理的合理性。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员工没有感觉到压抑与束缚,相反员工很认同并都很自觉地遵照与配合,这就是成功的文化。
二、引导是重点
文化是企业的魂,但并不是代表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是直与企业发展相适应。文化需要传承及改变,更需要经常性的引导。人是这个世界上复杂的动物,思想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引导与思想纠偏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思想过于活跃,需求日益多样化的新新人类,更需要社会共同的关注与引导,端正并纠正一些过于理想、脱离实际的要求和想法,回归现实才是王道。
三、巧用90后的人性弱点
其实现实中90后被贴上自我、个性张扬的特点,并不等于说这样的人性特点就是不可取的,相反,我认为把握人性,巧用人性,不仅可以起到顺势而为的效果,而且往往在管理上可以获得先机。人的能动性一旦充分调动起来,自主管理真正形成。向很多互联网加做的好的企业的同行了解到,现阶段很多90后已在企业做到总监级以上的高层位置,他们也正是充分利用了90后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创新,敢于大担提出自我设想的特点。他们能从自身喜好角度出发,去琢磨挖掘客户真正的内在需求,这样致使企业的产品很大的程度上拥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同样自主创业及企业创业平台的搭建,也为新新人类自主做好商业秘密管理,自主保守商业信息管理创造了条件。